为经过集贤路高速路口的每一位司乘人员做好登记、测温、秩序引导工作、在小区门口手持“二码”让来往群众扫码测温……已经成了近日高新城创(重点工程管理中心)党支部成员的每日工作,在合肥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,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能看到穿着志愿者马甲的党员干部的身影。
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工作,高新城创(重点工程管理中心)秉持“党旗飘在一线、堡垒筑在一线、党员冲在一线”的原则,积极响应组织号召,第一时间抽调党员支援一线,让国企党员“沉下去”,让抗疫力量“强起来”。
高速路口的“医护白”
为响应防疫部署,高新城创(重点工程管理中心)第一时间成立党支部支援疫情防控,让党旗在集贤路高速路口迎风飘扬。
这里的志愿者们值守工作需24小时不间断,共分为4班,一班6个小时。为了严格落实检测和防控要求,志愿者们在岗期间不能脱下防护服和面罩,更不能去上厕所,很多时候他们手上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检测和登记工作,可防护服里已经汗如雨下,6个小时值班结束,头发都能拧出水来。
丁神健是高新城创(重点工程管理中心)市政工程部的一名新职工,早在3月27日就到达集贤路高速路口岗亭,为来肥群众做好登记、测温、抗原检测等工作。志愿期间,工作人员发现一位抗原检测疑似弱阳性且途径中风险地区的群众,丁神健立即与核酸志愿者对接,获取该驾驶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,并添加驾驶员微信,发定位引导他回到收费站附近。随后,丁神健带领一位做抗原检测的医护工作者,与交警、高速收费站工作人员多方配合,顺利给该驾驶员又重新做了一次抗原检测。经过几分钟的等待,结果为阴性,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。“虽然心里有点害怕,但一想到万一错漏一人,可能会给整座城市带来麻烦,再害怕也要迎难而上!”丁神健说。
“大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,排队做检测,稍安勿躁。”高新城创(重点工程管理中心)的周青松是支援集贤路高速路口为数不多的女生之一,顶着30多度的高温,穿戴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面罩,她也没有一句怨言,依然有条不紊地做着手里的工作。在此之前的清明节,她已经连续三天在环东小区站岗,“我是个“母亲”,更是名“党员”,“岗位”就是“战位”,义不容辞。”周青松由衷地说道,“虽然环境艰苦,但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都凝心聚力,众志成城,相信一定能够守住防疫‘安全线’。”
小区、工地门口的“志愿红”
“大叔,麻烦请扫一下安康码和行程码,不方便的话我来帮您申请。”身着红马甲的解丁磊用耐心、爱心、热心无声地践行着志愿者的宗旨。作为高新城创(重点工程管理中心)最早一批下沉的党员同志,解丁磊值守的玉兰公馆拥有将近一万名住户,居住人口多、人流量大,每天重复着扫码、测温、登记工作,已经成了解丁磊的日常。这些在别人看来细微、琐碎的工作,解丁磊一丝一毫也不敢放松,“漏查一个就有可能让原本严密的防疫网破漏,党员就是要在任何岗位都尽职尽责,不留纰漏。”基层防疫千头万绪,但党员们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、使命感,冲锋在前,为基层疫情防控注入了强大的力量。
还在哺乳期的新手妈妈车兴琪这次也义无反顾地穿上了“红马甲”,放弃了假期与双胞胎宝宝的相处时光来支援项目工地的疫情防控。因为工地项目人员多、流动大,疫情防控更需要严格对待。引导每一位进工地人员“二码”核查、测体温、登记……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,只能利用中午午饭的时间,车兴琪才能用视频看看自己的孩子。“比我更辛苦的人还有很多,我只是尽我所能为疫情防控略尽绵薄之力,如果以后需要我,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援一线。”车兴琪坚定地说道。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广大党员无悔出征,与社区工作人员、志愿者们协同作战,做到“任务”无盲区,“服务”无死角,“奉献”无怨言,他们冲锋一线、甘于奉献,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添彩。
© 200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
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公司 版权所有0551-65326529